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金盾工程”时间表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真是中国人的悲哀啊!

--------
"金盾工程"时间表
阮一峰 发表于 2009年06月 9日 | 分类:首页 -> 档案 -> 互联网

2009年

中国政府宣布境内销售的所有计算机,必须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以便过滤互联网上的不良文字和图像。

2010年

中国政府宣布网站备案制度与"绿色上网"相结合。境内所有没有备案的网站,都会被过滤软件过滤。

2011年

中国政府宣布"网站备案制度"扩展到境外网站。凡是在中国境内可以访问到的境外网站,视同在华开展业务的外国机构进行管理,适用相关的外国机构管理法规。境外网站如果想在华开展业务,必须向中国政府进行备案,得到批准后才能开展业务。

2012年

中国政府宣布启动域名备案,境内所有域名都必须向政府备案。

2013年

中国政府宣布启用域名白名单制度,即只有在"白名单"中的域名,才提供解析服务。境内和境外网站在华一旦备案成功,其域名将自动加入"白名单"。

2014年

中国政府宣布对所有互联网上使用的加密证书进行备案。不管是公钥还是私钥,都必须在政府报备。如果加密通信中,使用了没有报备的密钥,电信公司的网关将自动拦截,阻止其通过。

2015年

中国政府宣布实行电子邮件实名制。凡是需要开通电子邮件的公民和企业,一律凭相应证件到政府指定的电子邮件服务商处申请。如果一封电子邮件的发信域,不在有合格资质的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的列表之中,该封邮件将被自动退回。

2016年

2016年,中国政府宣布实行IP地址实名制。那个时候,IPv6已经得到广泛应用,IP地址不再是稀缺资源。根据中国政府的设想,每个公民一出生,就可以分配到一个IP地址,终生保持不变。然后,每个人上网,都必须使用自己的法定地址,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地址。

2017年

2017年,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金盾工程"初步完成,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互联网。

(完)

2009年6月6日星期六

白先勇:养虎遗患--父亲的憾恨

白先勇:养虎遗患--父亲的憾恨
—— 一九四六年春夏间国共第一次「四平街会战」之前因後果及其重大影响

◎前言

抗战胜利後,国、共两党展开斗争,抢夺接收沦陷区。双方主要的军事冲突,首先启端於东北。由於东北在国防战略、地缘政治、工业经济以及历史传统上,对全国甚至整个亚洲

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很自然的,东北便成为战後国共斗争势在必得的首要目标了。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八日至五月十八日之间,国共双方军队,精锐尽出,在东北中长铁路上的重镇四平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这是战後国共两军为了争夺东北第一次主力会

战,对於东北得失。以及整体内战,关系至钜。会战在四平街持久拉锯不下,双方攻守最激烈的时刻,五月十七日父亲(指白崇禧下同)奉蒋中正主席之命,飞往东北督战。当时

父亲已发表为首任国防部长,并将於六月一日就职。 亲赴前线督饬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并其部下新六军、新一军、七十一军,三天内攻下四平街,并继续往长春、永吉进

攻。林彪部队十万余人大败,溃不成军,往松花江北岸哈尔滨仓皇撤退。此时马歇尔正在南京代表美国政府调停国共内战,向蒋中正施压停战。在此关键时刻,父亲飞回南京向蒋

中正报告战果,并力主国军应不顾一切,乘胜追击,收复北满哈尔滨。
       
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彻底肃清东北共军。蒋氏基於国内外种种复杂原因,始终未能采纳父亲此一关系东北国共战争胜负的重大建议,於六月六日,片面下令停战。时国军孙

立人所率之新一军,已追过松花江北岸,抵达双城,离哈尔滨不足一百公里,中共中央大为震动,毛泽东下令林彪,准备弃守哈尔滨。此次停战,遂予林彪部队喘息机会,整军反

扑,东北形势,自此逆转,後东北沦失,乃影响整体国共内战。

◎东北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及复杂多变的历史传统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南起旅顺大连,北至漠河,东起混同江,西至贝而斯池,约有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之广大土地。东北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举凡煤、铁、金沙、银矿、镁土产

量或藏量,莫不富甲全国,石油、水力电源,均极丰沛,又因气候雨量适当,农业发达、牧畜鼎盛,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优厚的一个区域,
      
因有「中国的生命线」之称。自「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後,处心积虑,发展东北重工业,以做为侵略中国及亚洲的基础。战後据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嘉璈调查的报告

,德、日败亡,中国东北在当时继美、苏、英之後,列为世界上第四大工业区[1]。战後东北国际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
        
东北又因地理位置居於中国边防要冲,绵长的边界与外蒙、苏俄远东部份、及朝鲜半岛毗连,隔海与日本对峙,地缘政治异常复杂。以中俄边界为例,西起满洲里东至图门江口,

苏俄在远东地区领土,对我东北形成一大弧形包围圈。赤塔、海兰泡、伯力、海参崴,乃俄国包围东北四大军略据点。以军事观点来说,苏俄领土处於外线,我国东北则处於内线

。苏俄军队入侵东北,甚为便捷,抗战末期,日本投降前夕,俄军对日宣战即从各军事据点一齐发动,长驱直入东北,日军穷於应付,数日内即遭击溃。

东北为华北的自然屏障,彼此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中国中原王朝的政府,对於东北(古辽东)的边防问题,莫不投以最大关注。由秦汉至隋唐,经略辽东,一直是中原王朝政府

军事、政治、以及外交上的优先考虑。隋唐时期,隋炀帝、唐太宗且先後率大军御驾亲征高丽,可见得中国皇帝对辽东地区新兴民族的威胁,是如何的敏感。十二世纪,女真族兴

起於东北的中北部,建立金王朝,一举南下入侵中原而灭北宋,统治中国北部一百多年。有明一代,东北边害,仍旧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明太祖朱元璋甫一开国便遣二十万大军出

师东北,征服辽东。可是至十七世纪,女真族的後代再度崛起,乘晚明政府积弱腐败,中原动乱,大举入关,消灭了朱明王朝,建立大清帝国,统治中国达二百六十七年之久。综

观中国古代历史,东北与中原互动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东北的得失,往往直接关系中原政权的安危。东北新兴民族的军队,一旦破关南下,便是中原汉族政府摇摇欲坠

的时刻。东北资源丰饶,战略位置险要,一旦落於敌对势力之手,便可用来做为侵略中国本土的根据基地。
        
俄国自十七世纪推行「东进」政策以来,对中国东北地区一直虎视眈眈。十九世纪鸦片战争,清政府弱点毕露,俄国乃乘机大举鲸吞我东北土地,胁迫清政府订立一连串丧权辱国

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广大的土地掠夺而去。自此东北版图残破,俄国势力侵入东亚。同时,日本

自明治维新後,亦开始了「北进」政策。
      
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订立「马关条约」,日本势力由此进入朝鲜半岛,积极展开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东北此後,便成为了国际势力竞争的角力场。一九零五年的「日

俄战争」,竟是在中国的领土东北开火的。俄国战败,日本取而代之,遂成为左右东北的主要外国势力。
       
东北是中国的生命线,东北亦是中国的火药库,二十世纪中国翻天覆地的战争、革命都是在东北引爆的。第二次中日战争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在渖阳爆发,日本占领东北後

,便以东北为根据地,向中国发动了八年侵略战争。日本战败,接踵而来的国共内战,恰恰又是以东北的争夺战作为序幕展开。
       
这绝非历史巧合,而的确是东北国防战略及天然物质超乎寻常的重要性,决定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年来国共双方政府、以及中外学者;检讨国共内战的胜败

原因,莫不认为,东北的得失,对国共内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一九四六年春夏之间国共两军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其前因後果及经过情形,值得

详细研究。

◎战後东北的国际形势──美苏之间的势力竞争

战後东北不仅为国共相争的第一目标,亦是美国与苏俄两霸互相较劲的比赛场所,事实上是四组力量合纵连横的复杂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为了逼使日军早日投降,以

减低美军在远东战区的伤亡,不惜牺牲中国领土主权,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与苏俄订立雅尔达密约,以换取苏俄向日宣战出兵。
       
美国估计日本海军虽被击败,但日本陆军战斗力仍可观,尤其是东北七十八万关东军,是一股强大力量,苏俄参战,乃属必要。雅尔达条约除了迫使中国承认外蒙独立外,其他多

为有关苏俄在东北的权利;开大连为国际商港、租借旅顺为俄海军基地、合营中长铁路等。八月六日,美国原子弹轰炸广岛,日本投降在即;於是苏俄赶紧於八日对日宣战,次日

,苏军一百五十万人自中苏、中蒙、中韩边境,出兵东北,关东军不战而降,苏俄势力又再度轻易侵入中国东北领土,对国共接收东北的争夺战,产生了钜大影响。
       
东北对苏俄的利益既是经济性的亦是战略国防的。二次大战,苏俄工业遭到德军严重破坏,苏俄掠夺东北价值二十亿美元的工业设备及原料,以做补偿。欧战结束苏俄势力席卷东

欧,美苏两国形成尖锐对峙,在欧洲大陆各处交锋;同时两国争夺霸权亦在亚洲迅速展开。日本战败,美军占领日本,不让苏俄插手,苏俄已感芒刺在背。在国防上,东北如一柄

利刃,深深插入苏俄远东区的腹部,如何阻止美国及亲美势力在东北生根立足,是苏俄战後远东政策的第一要务。
       
因此当美军协助国民党军队海空运输到东北,苏俄便处处作梗,不让国军顺利登陆,延误国军进占东北。苏俄阻碍国军接收,而让共军在此紧要阶段,抢先一步,立足东北,在时

间上占了机先,对其日後胜利,是大有帮助的。而其军从苏俄手中获得关东军的武器军备,当然又是另一项苏俄的「贡献」了。        

战後美国对远东的策略,首要目标仍是在於防止苏俄势力扩张,代替日本,独霸东亚。但传统上美国外交政策重欧轻亚,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向日宣战,出兵协助中国,是因为日

本先偷袭珍珠港,美国还击,出於被动。事实上美国政府一向对遣派军队至亚洲大陆作战视为畏途,如何避免出兵中国而又能阻止苏俄势力扩张远东,这便是美国战後的一大难题

。当时国共双方,剑拔弩张,军事冲突一触即发,尤其日本甫投降,共军已水陆兼程进兵东北,而雅尔达密约美国引狼入室,苏俄军队在东北形成尾大不掉,东北形势急迫,美国

政府是有认识的。
        
但当时杜鲁门政府打如意算盘,美国一方面积极协助国军进占东北、华北,另一方面却又派马歇尔到中国调停国共内战,向国民党施压,与中共组织联合政府,这种两面不讨好的

政策当然注定失败。马歇尔在中国调停一年,无功而返。当时对中国问题了解最深的是中国战区美军总司令魏德迈(Albert C. Wedemeyer),他估计国民党军队并无能力单独接收

东北,曾向美国政府参谋总部建议派遣美军七个师进驻东北,协助国军,对抗苏俄,但为美国政府所拒[2]。战後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线是,美国绝对避免直接出兵干预中国内战。苏

俄军队在东北为所欲为,而美国却划地自限,不肯介入过深,以免卷进国共内战旋涡,被迫与苏俄在远东兵戎相见。国民党政府战後接收东北,可谓举步维艰,既遭苏俄作梗於先

,又受掣於美国调停,国际形势极为不利。

◎共军闯关东北

中共深刻认识到东北在战後国共斗争中,有决定彼此胜败的重要性。除了经济以外,战略地形上东北对中共尤其紧要。如果中共能控制东北,不但可以背靠苏联、外蒙、北韩等国

际共产势力,除去後顾之忧,而且可以与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突破长期被国民党包围的状态,使中共军队有一个战略的後方。如果东北被国民党所控制,就会切断华北「

解放区」与苏联、外蒙、北韩的联击,使华北地区处於南北夹击的地位,对国共斗争极为不利。争夺东北,是中共战後第一要务,中共全力以赴。

远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中共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已经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指出「如果取得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八月九日,苏俄进军东北

,国际形势发展对中共大为有利,两天後,朱德於十一日接连发布七道命令,令各地共军出发进占沦陷区,接受日本投降。其中第二道「为了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

准备接受日满伪军投降」:
       
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

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

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

四、现在河北、热河、辽宁边境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古林出发。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一投降,中共部队八路军及新四军的一些骨干,马上开动,沿长城内外以及山东、苏北,日夜兼程,分水陆两路源源抵达东北。

九月初,冀热辽军区曾克林部到达渖阳、本溪。同区李运昌部,到达山海关、锦州。

十月上旬,山东萧华部到达安东,沙克、万毅、吕正操各部抵达南满各地。

十月下旬,吴克华、杨国夫、刘立人等各率部由山东纷纷到达山海关至渖阳一带。

一月,罗荣桓、黄克诚等由山东、苏北,率大队人马到达安东、渖阳地区及锦洲一带。黄永胜率部到达热河。
由九月至十一月,短短三个月间,中共各路部队,先後到达东北,有十一万人。中共中央又从各地抽调党政军干部二万多人,一同进入东北。

同时中共中央制定了几项重大措施,提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九月十五日,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彭真为东北局书记,委员有陈云、伍修权、叶季壮、林枫、

彭真等即刻飞东北,二十一日在渖阳召开会议,宣布东北局成立。此後陆续派往东北的高级干部又有高岗、张闻天、李富春等,先後到达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竟达二十人之

众。政治局委员就占有四名。

十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任政治委员,罗荣桓任副政治委员,周保中、吕正操任副总司令;一九四六年一月,改称为「东北民

主联军」,除八路军、新四军外,并包括东北旧有的「东北抗日联军」、「民主自卫军」、「自治军」。由此,在甚短期间,中共在东北便建立了掌握党政军的初期架构,展开工

作。

中共能够如此迅速进军东北,一来由於抗战期间,中共部队在华北、冀、热以及山东、苏北一带常年打游击已奠下根基,由这些地区进军东北,得了地利。中共中央抢夺东北志在

必得,一声令下,剑及履及,其果断决心,也是成功因素之一。至於苏俄在东北到底帮了中共多少忙,迄今仍有争议。但至少中共部队初到东北,苏军没有像对待国军那样百般刁

难,则是不争之事实。国共两军争夺东北,共军抢得了机先。
       
中共对进军东北的人事布署是下了大本钱的,党政军菁英尽出。军事上林彪是当时共军中头一号战将,其他如罗荣桓、黄克诚、萧华也是共军将领中的佼佼者。中共又大量启用东

北人士,张学思(张学良弟弟)、吕正操、万毅等率领的老东北军,返回东北故乡有一定的号召力。东北局的彭真、陈云後来又加高岗、张闻天,等人更是中共党内的核心人物,

连长期居留俄国走国际路线的李立三也回转东北,参加工作。中共对东北下了如此大的赌注,连罗荣桓自己都说:「如果还搞不好,那就该打屁股。」
       
中共军队干部初入东北,展开工作并不完全顺利。长期以来,日伪统治时代,对於中共在东北的地下游击抗日工作采取严厉镇压,周保中等人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牺牲很大,

一九四二年後被迫退入苏联境内。不同於华北、苏北等地,中共的势力,在东北民间并未生根,东北人民当时都只认同国民党的中央政府,「想中央,盼中央」,对於中共不甚了

解。中共军队开始并未获得东北人民支持,初到东北,相当艰苦。黄克诚十一月二十六日打电报给***抱怨,共军「七无」:

「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部队士气受到极大影响……」[4]

共军在东北无钱无粮,十分扰民,黄克诚的新四军第三师到东北已一月,仅领到满洲伪币二百万元,够伙食十六天用,他十二月十七日打给军委的电报说[5] :

「对人民强迫使用五百元、一百元之大边币,造成物价飞涨,商店关门,粮食除一部分吃日本存粮外,其余到一处吃一处,吃空烧尽,有如蝗虫,人民怨声载道。」苏联红军在东

北强横霸道,巧取豪夺,东北人民极为反感,把共产份子视为一丘之貉。加上中共军队初到东北,衣褴褛,给东北人民的印象当然不会太好。那个时候,东北人民对中共是不信任

的。

中共部队进关初期,本身也有不少问题:第一是逃兵问题;九月七日,万毅给军委的电报[6]:「部队采取逐次动员,但逃亡仍严重,仅昨夜即逃副排长以下八十余。」

黄克诚的新四军第三师共三万二千五百人,十一月十五日给「军委林彭」的电报中说:「沿途逃亡掉队病号约三千人。」[7]

其次中共部队组成份子良莠不齐,第三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如此批评[8] :

「进入东北之後,一些伪满散兵游勇和杂色团伙混入我军,有些以『明当八路,暗投中央』为目的的组织也钻了进来。所以,虽然出现参军高潮,但真正工农群众所占的比例不大

;部队发展虽很快,但大量新成份,实际上是不巩固和缺乏战斗力的。」

中共部队进入东北,苏联红军虽然开了方便之门,没有刻意阻止,但红军对待共军,也并非完全友善的。据黄克诚、罗荣桓等人的回忆[9] ,他们的部队初到东北,曾受过红军不

少气。苏俄藉口与国民政府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东北的大城须交到国民党手上,中共部队欲进驻渖阳,也被红军赶了出去。苏俄原来答应将日伪留在渖阳的大批武器移交

给中共,後来并未实践诺言。不过罗荣桓承认,一些中小城市的日伪武器还是交到了共军手中,「改善了装备,保证了战争初期的需要。」

斯大林对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一向轻视,他曾对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Patrick Hurley)讥称中共为「奶油共产党」(Margarinc Communists)。斯大林对中共战後武装夺权

的胜算,起初并不看好,当时国军的人数军备远超过共军,又有美国援助,看起来国民党远占优势。斯大林老谋深算,对国共施展的是两面外交,并非完全一边倒向中共,国共相

争,斯大林是坐山看虎斗,伺机从中取利。在东北,苏俄对中共部队,最初援助是有限度的。

中共抢先进军东北,天时地利人和虽然都占了便宜,但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亦不少。

◎国军进军关外

国民党政府当然亦深知战後接收东北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不同於其他沦陷区,国民政府接收东北,需从苏军手中转移,而非从投降日军直接接收,因此是外交交涉,牵动国际势力

。而战後大批共军已先抵东北,国军进军东北,势必引起国共军事冲突,接收东北,亦是军事行动。
日本投降前後,重庆政府军政要员,曾为战後东北接收问题,从各种角度向政府提出建议。一九四五年九月初旬,立法院长戴传贤曾邀何应钦及父亲等人召开会议,讨论东北接收

的方针。父亲认为欲保东北必须先固平、津,欲固平、津,必须先收热、察。万一必须大军出关,亦只宜先驻渖阳:俟包(头)、绥(远)解围,锦(州)、承(德)肃清、再收

长(春)、哈(尔滨),否则军机补给、士兵寒衣,均生困难[10]。父亲从军事战略的眼光来看东北、华北的接收,东北的确补给线过长,国军的力量,同时占领东北、华北,力

有不逮;部队入东北,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故应先巩固华北,步步为营,再作北上打算。父亲曾任军训部长八年,对国军部队的实力,了若指掌。父亲的看法,与魏德曼不谋

而合。魏德曼亦认为国军单独没有力量同时占领华北又北上接收东北。他向蒋中正建议,政府应立即派遣军政精英人员,华北的接收,东北的确补给线过长,国军的力量,同时占

领东北、华北,力有不逮;部队入东北,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故应先巩固华北,步步为营,再作北上打算。父亲曾任军训部长八年,对国军部队的实力,了若指掌。父亲的看

法,与魏德曼不谋而合。魏德曼亦认为国军单独没有力量同时占领华北又北上接收东北。他向蒋中正建议,政府应立即派遣军政精英人员,至长城以南的华北地区,先巩固其他政

权。他并向蒋氏建议:将东北问题国际化,邀请美、英、法、俄,与中国暂时共管东北,以监控苏俄在东北单独行动[11]。蒋氏亦深知东北国际形势的复杂,曾认真考虑过魏德曼

的建议。他在〈苏俄在中国〉中,对东北接收问题,作此痛切检讨:

「东北的安危,换句话说,就是东北是否落在俄共手中,是一个国际安全有关的问题。当时中国既不能单独解决,也非直接对俄谈判所能解决,则我们应该采取停止接收的决策,

一面将我们的部队集中平津,坚守榆关,而以锦州为前返据点,一面将东北问题提出联合国公断,同时公诸世界舆论,采苏俄以应负之责任。如此则我政府在国内有充分实力,戡

定中共的判乱,控制华北的全局,而以东北问题提出国际交涉,暴露苏俄独占东北的狂暴企图,以阻止其东进太平洋的野心计划。然而我们决策之後,却受了国内和国际各种牵制

,不能坚持到底,而又转向苏俄直接谈判,同时更将我们国军精锐的主力调赴东北,陷於一隅,而不能调度自如,争取主动;最後东北一经沦陷,华北即相继失守,而整个局势也

就不可收拾了。」[12]
  
蒋氏在此检讨认为国军应先集中平津,也就是父亲当年的建议。

国民政府为处理接收东北事宜,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常会联合通过「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纲要」,规定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及政治

、经济两委员会,划东北为九省,先後任命熊世辉为行营主任兼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嘉璈为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杜聿明为保安司令长官,此外并任蒋经国为外交特派员。

国民政府当时计划分外交、行政、军事三方面进行接收东北,而以外交、行政先行。当初国民政府委曲求全与苏俄订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即希冀以外交谈判与苏俄交涉接收

东北,而蒋中正任命蒋经国为外交特派员,足见国民政府对中苏谈判,寄望之殷。

十月十二日,熊式辉、张嘉璈、蒋经国抵长春,设立东北行营,并开始与远东俄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Rodin Y. Malinovshy)展开一连串崎岖曲折的谈判。中国方面,谈判重点

在於苏俄撤兵日程以及中国部队进驻东北的问题。中国要求部队在大连、营口、葫芦岛安东港上岸。但苏俄坚称大连乃自由港,中国军队不得使用,而营口、葫芦岛等港,苏俄则

称情况不明,无法保证国军安全。後国军部队运抵葫芦岛港口,果遭共军射击,只得改向秦皇岛登陆。至於撤军日期,苏俄也一再更改,有意拖延。苏俄阻挠中国接收的主要原因

是在撤军前,向中国政府讨价还价,恢复沙俄时代在东北的经济特权。

中苏谈判胶着而共军趁机源源上道进入东北,国民政府鉴於外交接收失败,而派往接收的行政人员,又处处受到共军威胁,乃决定下令国部队硬行闯关,开始军事接收,国共军事

冲突,在关外日渐扩大。

自一九四五年末至四六年初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前後抵达东北的国军部队如下列次序: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三军,军长石觉。五十二军,军长赵公武。

一九四六年一月,新六军,军长廖耀湘。

杜聿明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後,便将司令部指挥所设在秦皇岛,指挥国军部队进占东北。由於共军捷足先登,南满的中小城市多被占领,国军入东北,是一站一站硬打进去的

。十三军及五十二军先抵秦皇岛,因十三军乃全部美械装备,火力强大,五十二军是半美械装备,火力中等,杜聿明指挥这两个军,自十一月中旬从山海关沿北宁铁路北上,十一

月二十六日,进据南满重镇锦州。

其间林彪部队远道跋涉,十分疲劳,一时战斗力尚未恢复,而共军的装备远不如国军,且打且退。国军初入东北,尚称顺利。韩先楚也承认,国民党军「最初进攻的兵力,虽然不

过两个军,但战斗能力却优於我军。」

国军攻占锦州之後,继续往北扩展,占领北镇、黑山、义县等地,同时往热河方向锦承铁路西进,攻进北票、朝阳。一九四六年一月,国军已占领热河东部及辽宁西部的广大地区

。二月,十三军八十九师,向法库冒进,与共军新四军三师激战於秀水河,八十九师折损一团人,是国军出关後,第一次受挫。但同时国军第六军等其他五个军,已陆续进入东北

,国军势力大增,关外国共战争,乃转剧烈。

苏俄向国民政府索取东北经济利益不得逞,国民党内由CC派主导的反苏运动在各大城市爆发,中苏关系恶化,国际上美国领头向苏俄施展压力。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一日起,苏俄

乃开始从东部各地撤兵,於是国共部队便积极展开争夺东部各大小城市。三月十三日,国军五十二军进驻渖阳,随即配合新一军、新六军以渖阳外为中心,向渖阳以南、以东、以

北继续进军,从三月下旬至四月初,占领抚顺、铁岭、辽阳、鞍山、营口等南满重要城市。而共军早已深入北满,又得苏军撤退时之暗助,纷纷进占北满以及中长铁路上之大小城

镇,三月十八日,共军进占四平街,四月十八日进占长春,一周後,又占领哈尔滨,其他如齐齐哈尔、佳木斯等亦多落入共军手中。国共两军,南北对峙,关外大战,一触即发。

而两军下一个攻防的目标,即为位於渖阳及长春之间,中长路上之重镇四平街。於是历时一月,从四月十八日至五月十八日,国共关外第一次主力战「四平街会战」由此展开。

◎马歇尔调停

马歇尔奉杜鲁门总统之命: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廿日抵华,调停国共内战,至一九四七年一月八日,调停失败离华,其间年余,亦正是东北国共之争、国军由初期军事优势开始逆

转,成为劣势之时。一九四六年四、五月间,东北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国军大胜,马歇尔不断向蒋中正施压,敦促东北国军停止迫击。其後,蒋中正六月六日下第二次停战令

:遂让林彪溃败之军,得以喘息,日後整军反扑,击败国军。第三次停战,对东北战局,影响至钜。

马歇尔调停国共内战,是中美关系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件事情。国民党固然归咎马歇尔处处掣肘、遂令国军坐失良机。国共斗争失败,国民党责怪美国援助不力,马歇尔被列为罪魁

祸首。而马歇尔调停期间,中共充份施展「会议战术」,边谈边打,瓦解国军士气,谈判桌上占尽上风,但对马歇尔亦不领情,谴责他偏袒国民党,给国民党美援,替国民党运输

军队。最後马歇尔弄得两面不是人、锻羽而归。韩战兴起,美国国会追究「谁失去中国」的责任,马歇尔又被当箭耙,受到猛烈攻击。这位二次大战杰出的美国将领,大概万没料

到,到中国调停国共内战竟变成他一生辉煌事业的「滑铁卢」。

美国杜鲁门政府派遣马歇尔至中国调处国共内战,其实一开始便注定了失败的命运。首先是美国政府及马歇尔本人对中国以及中共的认知有偏差。美国传统重欧轻亚的政策,低估

了中国战略的重要性,认为美国不值得为中国一战,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线,即是绝不出兵干与中国内战。马歇尔本人亦认为「中国并不具备天然资源及工业基础,在可预见的将来

,中国不可能变为头等军事强国。」[14] 因此,他认为即使中共得胜执政,中国对美国暂时亦不会构成威胁。直到韩战爆发,美军在韩国战场上尝到中共人海战术的厉害,损失重

大,美国才第一次警觉到中共这个对手,不好相与。

由於认知偏差,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当然便有了严重缺失。马歇尔奉命使华,主要任务是强迫国民党与共产党共同组织联合政府,以政治协商谈判,消弭国共军事冲突。然而对於

国共斗争史稍有研究的人,便知道这两党绝无组织联合政府,和平共存的可能。马歇尔组织联合政府头一宗要务是欲将中共军队国家化,将中共部队编入国军建制,这无异要中共

缴械,是与虎谋皮。日本甫投降,共军总司令朱德马上下七道命令速遣共军往东北华北占领沦陷地区,军事夺权,是中共的既定政策。

至於谈判,毛泽东说得最清楚不过:「和谈是另一次战争的政治准备。」马歇尔调停初期,中共军事还未占上风,所以愿以谈判争取时间。谈判桌上的周恩来,与东北战场上的共

军统帅林彪遥相呼应,中共军事失利,谈判姿态随即软化,一旦得利,姿态马上转为强硬、一松一紧,政治谈判与军事冲突交相运用,在马歇尔的调停期间,中共的「会议战术」

,运用得出神入化。马歇尔面对周恩来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谈判高手,在会议桌上,当然只有被牵鼻子走的份。马歇尔赴华调停,手中有一张王牌:美援。马氏动辄以切断美援威

胁国民党就范,停止军事冲突与共产党组织联合政府。当国民党屡次不听话的时候,一九四六年十月起为时八个月,马氏果然下令禁运美国军火到华。让国军吃是苦头。但共军却

不依赖美援,所以马歇尔对中共并无拘束力,轮到中共公然违反谈判协定时,马歇尔却无计可施,这乃是他调停失败的症结所在。魏德迈对马歇尔赴华调停的任务,一开始就不看

好,他对他的上司有这样的批评:「马歇尔主要是一个军人,他对国际斗争之复杂性所知有限,更昧於共产党假仁心而行暴政之邪僻,尤有进者,马氏奉命抵华之时,早已身心俱

疲,对当时情况无法做出正确评估。」

魏德曼的话说得很重,但颇中肯,马歇尔的确对当时中国情况,缺乏深刻了解。一九四六年四月,马歇尔回美述职後重返中国,二十一日竟向蒋中正呈递备忘录,宣称拟以美国装

备供给共军十个师[16]。当年蒋中正与史迪威翻脸,主要原因之一即为史氏拟以美国装备供给共军抗日。事实上,四月十八日,东北共军违反停战协定打入长春,马歇尔竟会在此

时对蒋中正提出这样不可思议的建议。马歇尔竟会在此时对蒋的心结心病如此缺乏认识,他调停国共内战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次「四平街会战」──「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四平街是当时辽北省的省会,人口八万,位於中长、四洮、四梅铁路之交点,为东北交通枢纽,工业及军事之重镇。其东北郊山峦重叠,西南郊河流纵横,形势险要,又因其位处

中长铁路上渖阳与长春之间,是南北满通衢的咽喉,历来为战略上必争之地。

共军自从出关以来,一直到「四平街会战」(中共称为「四平保卫战」)以前,其主要战略是「且战且退」,与国军交战采取游击战、运动战、避免与国军正面冲突,不作无谓牺

牲。盖因共军初出关外,尚未建立根据地、群众基础不稳固、军队的装备亦不充足,面对美式机械装备的国军,军火及战斗力均占下风,因此山海关、锦州等段,共军皆主动弃守

、且战且退。可是一九四六年三月十八日共军进占四平街後,中共中央却一反往常,改变战略,决定保卫四平街,在四平街及本溪各结集十万大军,准备与国军主力一决胜负。毛

泽东下令林彪「死守四平,寸土必争」[17] 。一九四六年四月六日,毛泽东电林彪并东北局彭真[18] ,对四平、本溪保卫战作了重要指示:认为「集中六个旅在四平地区歼灭敌人

,非常正确。」「党内如有动摇情绪,那怕是微小的,均须坚决克服。」,「本溪方面、亦望集中兵力,歼灭进攻之敌一个师」。

毛泽东认为「上述两仗如能打胜,东北局面即可好转。」,为了达成目的,中共中央毛泽东不惜牺牲,孤注一掷,「必须准备数万人伤亡,要有决心付出此项代价,才能打得出新

局面。」促使毛泽东下如此决心,不惜牺牲数万军队与国军在四平街摊牌一战,当然有其当时复杂背景原因。「四平街会战」前夕,共军已速增至三十万,兵力大为加强。苏军骤

然撤退,共军得到暗助,纷纷顺利进占四平街、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重要城市。因为四平街之战略位置险要,欲保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必先固守四平。

当时马歇尔正返美国洽商美援问题,毛泽东估计马氏回中国後,必加压力,逼使国共东北停战,毛打算在国共和谈前,在四平街给予国军迎头痛击,保住长春、哈尔滨等重镇,以

便在谈判中获取最大利益,因此倡导言在和平前,保卫四平乃「最後一战」。同时毛泽东亦低估了国军的作战实力,他在同一电报中,对国军如此分析:「国民党现有之七个军、

包括九十四军及姜鹏飞伪军在内:此两部或则不齐,或则无力;拟调各军,非半年以上不能到齐,且包括云南龙部及其他次等部队,大有文章可做。」可是毛泽东忽视了国军新一

军、新六军、七十一军以及青年军二零七师这些美式机械装备训练有素的军队坚强的战斗能力。四月二十八日,毛泽东电林彪:坚守四平的指挥员、政工人员们:为和平民主,你

们要坚守四平,甚为英勇,特传令嘉奖。望你们再接再厉,坚守到最後胜利,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会战开始时,毛泽东信心十足,意兴风发、满以为在四平能重创国军、使「四平保卫战」像西班牙内战,共和军死守马德里一般,蜚声国际,令中外瞩目。

但东北战场上的共军将领并非全都赞同毛泽东保卫四平的乐观看法。首先「东北民主联军」统帅林彪在会战前,对死守四平便有疑虑,四月十一日给中央电中,林彪对当前情势作

了如此判断:「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的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现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以免被迫作战,其结果既不能保卫城

市又损失了力量……」[19]

林彪此时的看法其实十分正确,一向老成持重直言敢谏的新四军将领黄克诚在会战当中,还不断向中央呼吁,弃守四平、长春。致中央五月十二日电中,他首先向毛泽东陈述中共

部队伤亡耗损的实情:「由关内进入东北之部队,经几次大战斗,战斗人员消耗已达一半,连、排、班干部消耗则达一半以上。目前虽尚能补充一部新兵,但战斗力已减弱。」

黄克诚认为:「四平坚守有极大困难,四平不守,长春亦难确保。」

毛泽东不理睬黄克诚,也不回电,却一直电令林彪「坚守四平」。四月十八日,共军进占长春,林彪颇受鼓舞,林彪四月十九日电中央[20],向毛泽东表示坚守四平的决心:「我

守军决战至最後一人。」林彪先前的顾虑一扫而空,跟随毛泽东一齐冒进,准备破釜沉舟,「死守四平」。

林彪亲自统率黄克诚、李富春、万毅、周保中、吕正操各部共十四个师十万余人,广筑工事,以四平市区为中心,组成一条东西蜿蜒百余里的防线,决心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

◎中央军王牌尽出

国民党政府这一边对四平街亦是志在必得。国军自出关後,向北进展迟缓,虽然与共军冲突不断,但都是零星小仗,未曾打过主力大战。国军最初出关只有两个军,至「四平街会

战」前夕,已增至七个军暨青年军二零七师共二十八万人,兵力骤增,与共军人数相差不远。起先苏联红军占领东北,等於是共军的保护伞,国军有所顾忌,避免与共军大打出手

,自三月中後,苏联红军开始逐渐撤退,而共军乃乘机进占各大城,国共两军短兵相接,大战已不可避免。当初马歇尔来华调停,於一月十日,达成了国共第一个停战协定。一月

十三日起,「国军及共产党领下之部队,立即停止一切战斗行动」,但协定有一条重要的但书,停战令「对於政府军队之开入东北或在东北境内调动,并不影响」。其实第一次停

战令国共双方都没有严格遵守,尤其是关外军事冲突一直没有停过,但四月十八日,马歇尔回转中国的同一天,共军三万余攻入长春,与国军先遣部队保警第二、第四总队发生巷

战,保警总队不支,被共军消灭一万余人[21],长春市长被俘。这对国军不啻公然挑衅,连美国政府不得不宣称,共军攻占长春是「公然违反停战协定」[22],这就给了国军正当

理由与共军正式开战了。本来国军出关後,便伺机与共军打一场主力战,一决胜负,共军集结大军死守四平,正好给了国军一个歼灭敌人主力的机会。

四月二十一日,蒋中正电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指示「四平街会战」要领[23]:

「(一)四平街会战,国军应彻底集中兵力,一举击破『共军』之主力。

 (二)四平街会议後,视战果及甲军情况,趁势收复公主岭、长春、辽源或在四平街方面暂取守势,抽出有力一部先击破张学思部,收复本溪湖。」

蒋中正与毛泽东对四平街之攻守战下了一样大的决心,二人最後的目标都在长春。四月二十三日,蒋中正召见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赵家骧,听取东北军事情况报告,并面授机宜

,同日蒋氏电杜聿明,指示四平街会战应采陆空联合作战[24]:

「此次前进应特重空军充分之准备与陆军之切实联系,为解决日前战局之唯一要旨,无论对南对北,各阵地皆应集中空军全力用於一点,俾我陆军奏效迅速也。」

同日又电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东北作战,「我空军应全力以赴之。」「四平街会战」,国军空军倾巢而出,发挥了钜大效果,在本溪重创共军。陆军方面,国军也可谓精锐尽出

,七个军有五个军是美式机械装备,其中新一军、新六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中之两个主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毕业於美国维珍尼亚军事学院,为国军将领中受过最完整现代军事教

育的将领之一,抗战其间,以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率新三十八师,於仁安羌一役以少击众,打败日军,解救被困英军,蜚声国际。魏德迈对孙立人推崇备至,认为孙立人是

他所接触过的中国将领中,最杰出的军人,他称赞孙「有统御的特质,通晓现代军事战术与技巧。」[25]新一军在抗战其间,曾在印度蓝伽接受史提威整训计划,受过严格之美军

训练,武器装备全由美国供给,是中国一支最现代化之军队,反攻缅北诸役,战果辉煌。新六军军长廖耀湘毕业於黄埔六期,後又保送至法国圣赛尔军校深造,资历与孙立人相当

,是国军中少数受过严格完整现代军事教育之将领。抗战期间参加「昆仑关大战」、反攻缅北等战役,战绩彪炳,曾获国民政府颁授青天白日勋章,所率新六军与新一军并驾齐驱

,乃国民党中央军中两支「王牌军」,是「四平街会战」中的主力。另一支攻打四平的部队第七十一军亦非弱者,军长陈明仁黄埔一期,骁勇善战,是国军中有名的猛将。陈明仁

及所部第七十一军抗战期间反攻滇西,曾立大功,甚受盟军赞誉。而统率此三个军攻击四平街之主将杜聿明,毕业於黄埔一期,更属所谓「天子门生」,向为蒋中正所倚重。抗战

时期杜聿明曾任第五军军长,第五军为当时国军唯一机械化之部队,杜氏以指挥「昆仑关大战」,奋勇克敌,而名重一时。後又任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远征缅甸,战後蒋中正

选拔杜聿明担当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之重任,亦可见对杜氏寄望之隆。

国军出关,多由美军军舰及飞机直接运输,并未像共军经过艰苦长途跋涉。初出关时,国军将士斗志高昂,由山海关向北挺进、一直是采取攻势,至「四平街会战」前後,这一个

阶段可以说是东北国共战争中,国军士气最旺盛的时期。

◎攻打本溪

蒋中正鉴於马歇尔由美返毕後必然又将施压令东北国共军队停战,乃下令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限其四月二日前抢先攻占四平街。国军之所以迟迟未能一举攻下四平,主要原因之一

为共军在本溪集结了十万大军,与防守四平之人数相当。本溪为辽南战略重镇,有「煤铁之都」之称,是渖阳的门户,共军扎重兵於此,既可威胁渖阳,又可牵制一部份国军,令

其不克北上。国军欲全力攻下四平,必先解除本溪共军的威胁,才能抽兵北进。此时杜聿明因病住院北平;熊式辉乃亲自指挥攻打本溪,令第五十二军军长赵公武指挥第二十五师

由抚顺出发,新六军之第十四师由辽阳出发,分两个纵队於四月七日向本溪进攻。讵料第二十五师竟遭共军集优势兵力围歼,损失一团人,师长刘世懋率部撤逃。第十四师亦损失

重大。熊式辉原想邀功,第一次攻打本溪失败,反而受辱,颇感苦恼。由於攻打本溪受挫,进攻四平亦呈胶状态。
 
四月十六日,杜聿明病愈返渖阳,重新部署,加强五十二军及新六军,以二军全军部队附七十一军之第十八师,在空军掩护下,於四月二十八日分两路向本溪攻击前进。经过强烈

战争,国军空军以低空投掷美制杀伤力极强之「面包篮」炸弹,共军伤亡两千多人[26]。五月七日,国军攻下本溪。杜聿明如此评论此役:「本溪之共军已被我军击溃,伤亡惨重

,向连山关以南安东境内溃退。」[27]

本溪共军威胁解除,杜聿明乃抽调新六军北上,协助新一军及第七十一军,向四平街挺进。
 
四月十六日,杜聿明病愈返渖阳,重新部署,加强五十二军及新六军,以二军全军部队附七十一军之第十八师,在空军掩护下,於四月二十八日分两路向本溪攻击前进。经过强烈

战争,国军空军以低空投掷美制杀伤力极强之「面包篮」炸弹,共军伤亡两千多人[26]。五月七日,国军攻下本溪。杜聿明如此评论此役:「本溪之共军已被我军击溃,伤亡惨重

,向连山关以南安东境内溃退。」[27]

本溪共军威胁解除,杜聿明乃抽调新六军北上,协助新一军及第七十一军,向四平街挺进。三月下旬至四月初,正是辽北地区化雪季节,沿途道路泥泞,国军都是美式机械重装备

,军炮运输不便,又遭共军节节抵抗,进展迟缓,一直打到三月二十七日,新一军始进占开原,四月四日进占吕图。同时左翼第七十一军亦进占法库。四月十日前後,新一军在空

与炮兵的掩护下,向四平街攻击,激战数日,曾一度突入四平,因後续部队支援不及时,卒被共军击退。十五日,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孤军冒进,在大洼遭共军埋伏,第八十

七师一团人被消灭。经此败损,国军攻势顿挫,与共军形成僵持局面。直至五月初,右翼新六军将本溪共军击溃後,迅即移师北指,五月十三日,於开原集结,东北保安司令杜聿

明乃重新调整部署,准备於十四日,开始对防守四平街之十万余共军实行两翼包围迂回攻击。

当日(十三日),杜聿明下达进攻四平街命令[28]:(一)本溪之共军已被我军击溃,伤亡惨重,向连山关以南安东境内溃退。现我第六十军一部及第五十二军主力在营口、海城

、连山关间占领阵地搜索警戒中。
  
四平街之敌约三个纵队,现在老爷岭、四平街、旧四平及昌北以东赵家沟、任家屯一带占领阵地,顽强抵抗,与我新一军及第七十一军(欠第八十八师)对峙中。
  
共军之一部约两个纵队,在中长路以东南下与我铁岭、开原之第一八二师、第八十八师、及第一九五师发生局部接触,有切断中长路的企图。

(二)我军以击破四平街之敌,一举收复长春、永吉之目的於五月十四日晨由两翼包围攻击,将敌压迫於辽河套内而消灭之。尔後分向东丰、海龙、长春、永吉、德惠、农安、三

江口、郑家屯追击前进。攻击重点保持於右翼。

(三)右翼兵团(新六军附第八十八师)於十三日在郜家店、莲花街、大台子山一带就攻击准备位置,於十四日开始经西丰、赫尔苏向四平街之敌左翼迂回包围攻击前进,以一部

协同第一九五师(该师由指挥所直接指挥),迅速楔入敌左翼阵地哈福屯、老爷岭、三不管高地,主力指向赫尔苏、公主岭攻击前进。协同中央兵团将敌包围於辽河套内歼灭之,

尔後继续追击前进,第一到达线公主岭以南辽河套内;第二到达线梅河口、海龙、磐石、双阳、长春;第三到达线小丰满、永吉、其塔木及松花江东岸要点。作战地境线:开原、

大台子山、哈福屯、公主岭、长春、九台、其塔木之线,线上属右翼兵团。

(四)中央兵团(新一军)於十四日由现地发起攻击,击破当面之敌,即迅速追击,与左右两兵团协力将敌压迫於辽河套内而歼灭之。第一到达线公主岭以两小城子;第二到达线

长春以西双城子之线;第三到达线德惠、农安及松花江北岸要点。作战地境线:旧四平、榆树台、山城子、双城子、农安之线,线上属中央兵团。

(五)左翼兵团(第七十一军欠第八十八师)於十四日由现地发起攻势,协同中央兵团向双山、昌北以北占领阵地之敌右翼包围攻击,击破当面之敌後,即转向三江口、郑家屯方

向追击前进,并确实占领郑家屯、双山,肃清附近之敌。

令下後,十四日,在飞机炮火协同下,国军各部队分三路向四平街共军大举进攻。

◎父亲奉命东北督战

原先蒋中正曾下令东北行营限其四月二日前攻下四平街,可是国军北上进展迟缓,前後拖延几近二月,中间尚有挫败,蒋为此十分焦急,而马歇尔四月返华後又不断向蒋施压,促

使东北停战,更令蒋决心迅速解决四平之役,以谋长春。蒋接到杜聿明五月十四日之攻击计划後,担心此役成败,乃派父亲於五月十七日赴东北巡视督战[29]。时父亲已发表为国

民政府第一任国防部长,六月一日即将就职,名义上国防部长乃国军军事系统之最高决策人,蒋派遣他即将上任的国防部长往东北督战,亦见其对四平之役的重视。每逢战事紧急

的关键时刻,蒋氏选派父亲至前线解危,在北伐、抗战时期,都不乏前例。「徐州会战」,「台儿庄之役」战争最吃紧之际,蒋氏命父亲赴前线协助李宗仁作战,卒获大捷,便是

一例。

五月十七日,父亲飞抵渖阳。父亲以首任国防部长由蒋中正主席特派至东北督战,东北将士士气为之一振[30]。自马歇尔使华调停以来,东北国共战事一直拉锯於边谈边打,且战

且和的混沌局面,此对当时采取攻势的国军至为不利,影响士气甚大。父亲对於国共问题一向坚决主战,此次由蒋中正任命至东北督战等於持有尚方宝剑,对於正在激战中的国军

将士是一大鼓励。东北将领自杜聿明以下多为所谓黄埔系的「天子门生」,别人可能难以驾驭,但父亲却与杜氏等将领颇有渊源。一九三九年父亲主持「桂南会战」,杜聿明时任

第五军军长,率领麾下郑洞国、廖耀湘等攻打昆仑关,战争至为激烈,反覆来往,双方损失惨重,父亲亲临前线指挥,授杜聿明以机宜,第五军遂一举攻下昆仑关,完成抗战中著

名的「攻坚」一役,杜聿明因此声名大著。父亲任军训部长期间,巡查第五军,认定其训练优良,曾特别下令褒奖。父亲对杜聿明及第五军干部颇能赏识而且指挥得动的,这一次

四平街会战,父亲往前线督战,再度指挥杜聿明,二人合作,又一次创下辉煌战果。

次日,五月十八日,父亲偕杜聿明赴前线督战,至开原指挥所,坐镇指挥。此时前线战争异常激烈,已经到了决胜时刻,国军分三路向四平进逼包抄。顷刻,郑洞国来报,右翼兵

团廖耀湘所率之新六军已经突破共军防线,由西丰、平冈,进出赫尔苏,迂回共军侧後,企图切断四平共军退路,而左翼兵团陈明仁率七十一军亦乘势超越梨树,夹击侧背,对共

军形成左右包抄形势,至是共军全线动摇,中央军团第一军军长孙立人已於十六日由美返国亲自指挥第一军,在空军掩护下,一举突破共军阵地,向四平挺进,林彪所部十万余共

军大败,伤亡惨重。十八日晚,开始往北仓皇撤退。

五月十九日,国军进入四平街,为时一月的第一次「四平街会战」遂告一段落。四平既克,父亲乃下令继续进军长春。在此关键时刻,南京统帅部获得前方谍报,长春城内还潜留

了六千苏联红军,因密令杜聿明,军队不准渡辽河,过公主岭,杜聿明因对父亲出示此一命令,父亲乃说:「既是我下命令追击,责任当由我负。」并同时当杜聿明面去电向南京

当局报告,并连夜赶回南京向蒋中正说明实况。

父亲此一当机立断的决定至关重要。杜聿明虽有追击共军直取长春的决心,但中央当局的命令他不敢违反。父亲是蒋中正特派到东北督战的大员,本来就授有见机行事的权宜。父

亲当然也了解蒋的心意,攻打四平,意在长春。进攻长春有所顾忌是怕国军力有不逮以及与苏联红军起冲突的危险。可是父亲见到林彪军队已经溃败,狼狈情形,出人意表,正应

乘胜追击,良机不可错失,乃遽然独断下令,命杜聿明继续追击。杜聿明有了父亲的命令,才敢放手部署,兵分三路以扇形追击,继续进军长春,并在追击途中,造成林彪部队重

大损失。

十九日晚父亲回到南京即向蒋中正主席面陈,报告林彪部队溃败实况,力主继续攻取长春。蒋当时尚颇犹豫,诘问父亲:据报长春有六千便衣之红军,万一肇事起冲突,当之如何

。父亲以为林彪部队已溃退,多六千红军,亦不济事。蒋又问,如果红军再回来,又当如何。父亲分析当前情况:按中苏友好条约,苏联应照规定撤兵,既已撤兵,又再回头,则

中国政府不应负责任,而是联合国的国际问题了。蒋闻言,当场未置可否。

蒋重视东北战况,不甚放心,五月廿二日,父亲赶返东北督战时,蒋亦同行亲往东北视察,同时还携带宋美龄及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主委张嘉璈,共乘马歇尔专机,飞往渖阳。蒋

在渖阳落机的时刻,闻国军已攻进长春,蒋大悦,先前疑虑一扫而空。杜聿明向他汇报了「四平街会战」的实际战况,蒋次日(二十四日)致行政院长宋子文函:「此间军事情势

『共军』之惨败实为意想所不及也。」[31]林彪部队溃败之严重性,出蒋意料之外。又次日(二十五日)蒋致宋子文函:

「自中到此以後,某国(指苏联)不断作间接表示,决不对『共方』袒助,阻碍我统一,过去如此,今後亦必如此,惟望中国能早日和平,并探询有否需要其尽力之处,此为其在

我军进入长春後所表示之姿态,余尚未作答覆,但据前後各方报告,最近某方态度确已与前大不相同。」[32]国军进占长春,苏联态度也改变了,竟不惜扯中共後腿,向蒋示好。

蒋对苏联红军的顾虑既除,信心大增,在渖阳亲自指挥他的「天子门生」将领们,挥军北上。

隋炀帝及唐太宗都曾领军至东北亲征高丽,蒋中正此次莅东北督师也可说是「御驾亲征」了,他手下的爱将们当然更加要卖命表现。国军进占长春後,随即继续分三路往北急速追

击向哈尔滨仓皇溃退的林彪败部,左翼队占领辽源,右翼队於二十四日占领梅河口、海龙,二十六日占领双阳,二十七日占领磐石、九台,二十八日占领吉林省会永吉,中央兵团

新一军亦於二十九日占领松花江的大门德惠及松花江北岸桥头堡,三十日继续占领农安。同日(五月三十日),蒋中正偕父亲飞抵长春,这时东北前方战事已至紧要关头,新一军

沿中长路猛追,越过松花江,向哈尔滨逼近。在此历史关键时刻,父亲向蒋中正提出肃清东北共军的全盘计划:父亲力主乘胜追击,直取哈尔滨,乘林彪部队溃不成军失去战斗力

之际,穷追猛打,一举拿下齐齐哈尔、佳木斯及满洲里北满诸重要城市。进一步,父亲主张组织民众,编三百万民团,保卫地方,肃清共党势力。父亲并建议待东北情势稳定後,

抽调五个美械装备师回关内至华北助北平行营剿共,打聂荣臻部,等事毕再行调回。父亲自告奋勇愿意留在东北,继续督战,负责将肃清东北共军计划付诸实施。

可是蒋中正不同意父亲留下,说道:「六月一日国防部成立,你回去接事。你的意思,我交代杜聿明去做。」

父亲力争:「委座在此,我也在此!」

蒋说出心中疑虑,父亲停留东北,继续战共,怕马歇尔责怪。

父亲又力辩:「马歇尔责怪可以推到我身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蒋仍坚持要父亲即日回返南京,就职国防部长。父亲无奈,只得离开长春。北伐父亲任参谋长、抗战任副总参谋长、国共内战又任国防部长,中华民国三个重要战争阶段,父亲都

出任蒋中正的军事幕僚长,在北伐抗战的紧要关头,父亲向蒋氏提过的一些重大军事决策,也曾获采纳。一九四六年五月卅日,父亲在长春向蒋中正提出的这一套进军哈尔滨,肃

清东北共军的计划,可能是他做为幕僚长向蒋氏所做最重要的一个军事建议,这个关系国共东北战争甚至整体内战成败的建议却偏偏未能被蒋氏接受。

同日,蒋中正亦离开长春飞抵北平。六月三日蒋返南京。四日,蒋中正接见马歇尔特使,表示愿接受马歇尔建议,东北停战。六日,蒋中正颁发第二次停战令:

「余刻已对我东北各军下令,自六月七日正午起,停止攻击前进及追击,其期限为十五日。此举在使中共再得一机会,使其能确实履行其以前所签订之协定。政府采取此一措施,

绝不影响其根据中苏条约有恢复东北主权之权利。」

此时国军孙立人率领新一军已追抵双城,离哈尔滨不足一百里。事实上四平兵败,中共中央大为震动,毛泽东於六月三日已电令林彪,准备弃守哈尔滨。第二次停战令下,新一军

追击部队乃停止前进,调回至陶赖昭及德惠县一带,采取守势,以待和谈解决。
  
六月二十一日,蒋中正应中共周恩来之请求,再度宣布,将停止前进追击的命令延长八日,至六月三十日中午为止。

◎共军溃败实况


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国共两军开战之惨烈状况以及林彪部队被击败後往哈尔滨急速撤退遭国军穷追猛打之狼狈情形,当时国共双方都没有宣扬。国民党「剿共」打胜仗时,报纸

照例会大登特登。但当时马歇尔正在南京施压要国军东北停战,因此有所顾忌,不便张扬。共军吃了败仗自然不愿张声,尤其当时周恩来正在设法谈判停战,以便东北共军有喘息

机会,所以对马歇尔更要隐瞒四平战败真象。马歇尔也竟然被瞒过,认为共军主力并未被击散[33],对国军以武力占领东北毫无信心,所以亟力主张停战。但苏联的情报却较正确

,国军进占长春後,斯大林态度大改,频频向蒋中正示好。

「四平街会战」林彪部队溃败,整个东北共军所受到之冲击及其损失之严重性,要等到若干年後,中共公布当年参加「四平保卫战」一些将领、干部的回忆录及中共党中央毛泽东

与林彪等人互相来往的密电,才可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这样记载[34]:

「四平保卫战中我军伤亡总数达八千以上,部队元气损失甚大,黄克诚之三师七旅,原为井冈山老部队,四平撤退後只剩三千余人,失去战斗力;万毅之三师原有一万三千人,经

四平战斗伤亡及撤退被击散,只剩四、五千人,失去战斗力;一师梁兴初部,剩五千人,还保持有战斗力;二师罗华生部还保持有战斗力;邓华保一旅损失相当严重,其次是三师

、八旅、十旅、杨国夫部都弄得疲惫不堪和不少损失。」这里所谓「伤亡八千」,应该是个偏低的数目,韩先楚等人的回忆皆称此八千伤亡战士为「老骨干」,意指从关内调来的

老干部、士卒。共军到东北後也收编了不少伪军以及当地的新兵,这些人的伤亡还不在此数,恐怕人数并不在「老骨干」之下。其他损失如被俘、投降、逃亡的人数也不少,万毅

之三师原有一万三千人,只剩四、五千,损失三分之二,相当可观。黄克诚一向爱说真话,国军占领长春後第二天五月廿四日,他向中共中央发出一封痛定思痛的电报[35]:

  
「从三月下旬国民党进攻起,到我们从长春撤退,我军除南满外,总伤亡一万五千人。仅西满四个旅及一部地方部队,伤亡达七千左右,七、十旅连排干部换了三次,部份营级干

部亦换了三次……干部中一般情绪不高,……这些现象是抗战八年所未有。」

黄克诚列举的伤亡数字是一万五千,加了一倍。但南满本溪之役还未算在内,防守本溪的共军亦有十万余,战况同样激烈,尤其国军空军猛烈轰炸,杜聿明回忆一次飞机出击即射

杀共军二千余人,本溪之役,共军「伤亡惨重」。

林彪亦承认「四平保卫战」,共军伤亡重大[36]:「进入东北之敌,为国民党最精锐的,新一军又为其最强者,故我军虽有奋勇作战,伤亡重大,弹药消耗甚多,但只能作部份的

消灭与击溃敌人,而难於全部击溃与消灭。」

国民党估计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共军伤亡的数字是四万人[37]。如果把四平及本溪两地共军伤亡人数加起来,四万人不算离谱。毛泽东原先下令林彪死守四平,本来就准备牺

牲数万人。林彪四平兵败,果然损失数万共军,而四平并未守住,四平街并未化成马德里。

四平街一仗对东北共军冲击不可谓不大,士气受到严重打击。诚如黄克诚所说,「是抗战八年所未有者。」投降、被俘、逃亡的现象相当普遍。

共军刚进东北收编了不少伪军的游兵散勇,韩先楚说这些人「与国民党军进攻相呼应,纷纷哗变,与我作对。」[38]罗荣桓谈到四平撤退到哈尔滨沿途共军叛变散逃的混乱情况这

样写道[39]:

「从长春撤退到哈尔滨时思想很混乱,全军无所措手足。无政府无纪律现象非常严重。各人搞各人的,各人抓各人的。有些同志把新招编来的伪满军队和新缴获来的武器,看成自

己的,不去充实和补充主力。这样的部队虽然有武器,但很不巩固。敌人一进攻,散的散,叛变的叛变,给我们造成了很大困难。」不仅新收编的士兵投降叛变,更严重的是一些

闯关的老干部思想也开始动摇,对斗争前途失去信心。林彪手下「东总」作战科副科长王继芳投降国军,这件事影响颇大。王继芳携带了林彪部队撤退计划等军事机密,以致新一

军追击林部颇为得心应手。郑洞国手下指挥官刘德兴上校从王继芳处探知林彪部队北满後方空虚,乃向郑洞国极力建议国军应乘虚进攻哈尔滨及齐齐哈尔[40]。後王继芳官至国军

少将参议,一九四九年在重庆被捕枪毙。

一九八九年中共共军出版社出版张正隆的报告文学《雪白血红》,张任渖阳军区某集团宣传处中校干事,在此书中,张遍访当年参加东北国共战争的共军老干部,纪实而成。其中

写到「四平保卫战」及林彪战败撤退那几章,对林彪部队溃不成军,投降逃离的狼狈状况,有相当深入的报导及生动的描写。他访问的多为中下级干部:他们对当年窘迫的情况侃

侃而谈,甚少顾忌。

十旅的指导员赵绪珍老人这样描述:

「俘虏过来的跑,在东北扩大的跑,从关里来的也跑,党员也跑,干部也跑,有的回家了,有的当土匪了,有的投敌了。走到东丰北边,一天晚上跑十二个,带走二十支枪,二十

八颗手榴弹,二二零零多发子弹。连长王信图,也带支二十响跑了。」

王信图是山东老八路,跑回了老家。二十三团二营副营长朱铁武,十五岁参加新四军,退到西丰,带管理员及通讯员投降国军,四九年在上海被捕枪毙。五师的指导员高秀成老人

说「四平撤退那个乱劲,师找不到团,连找不到营」。从抚顺撤退,营长高占会开了小差,还带管理员、通信班长、通信员一齐跑了。师里领导怀疑高秀成,派个通信员监视他,

谁不知通信员自己倒跑了。高秀成为此被关了三个月。

四平撤退引起的逃亡潮,持续了相当久。难怪罗荣恒指责当时「无政府无纪律的现象非常严重」。

国军往北分三路追击,因是机械化部队,又有空军掩护,行军快速,一日三十英哩,三天已达一百英哩[41],直追共军。林彪部队被俘虏有之,更多被击溃四散。右翼新六军进攻

吉林,俘虏了东满军区司令周保中属下炮兵团五百人,林彪五月廿九日给周保中、林枫等人电[42]:

「你们炮兵团的直属队,及一门榴炮弹,共五百人,其中大部份为革命韩国人,另外有十余日本人,因未接你们撤退命令,在吉林附近被敌机械化步兵追上,全部被俘……」

这些韩共曾跟随周保中在东北抗日打游击多年。

中央兵团新一军从四平追到公主岭,赶上林彪部队、将之击溃。六月一日彭真、罗荣桓及高冈给饶漱石等人并中央的电报[43]:

「我军自四平撤至公主岭附近时,敌以多路平行纵队各附汽车坦克向我追击,其受我抵抗之路则停止,而他路则进行包围,飞机进行放肆轰炸,故被割断我部队甚多,至今尚存数

团、数个营、数个连,落在後面,尚不知去向……」

这些四散的部队吃了不少苦头。三师独立旅直属队和两个团,从五月下旬流离於中长路及渖吉路之间的三角地带,至七月才归队。当时共产党在东北还没有建立群众基础,东北人

民看见这些衣衫褴褛打败了的「叫化军」,拒绝援助。不少人开了小差,一团二连连长和指导员一块儿跑了。後来归队的士兵,棉裤破得露出屁股来,见到旧日战友,大家哭成一

团。自五月十八日四平弃守,林彪部队开始撤退,至六月六日第二次停战令止,三个星期间,国军一路穷追不舍,首尾相衔,直追过松花江逼近哈尔滨,共军在这沿中长路数百哩

的路途中仓皇败退,或降、或逃、或被俘,其惊险狼狈,黄克诚、罗荣桓这些将领都认为八年抗日未曾经历过,罗荣桓非常生动的描写了当时撤退的窘态[44]: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从来没有这样被动过。我们一劲儿地撤,敌人一直在屁股後面追,就像拖了个尾巴。」

「四平保卫战」应该是林彪生平头一大败仗。林彪部队死守四平,战况惨烈,八万人口的四平街几乎夷为平地。四平失守,关键在於国军右翼新六军於五月十八日突破了共军三纵

的防线,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以六百辆汽车快速将军队强行通过,最後占领了四平的制高点塔子山,塔子山失守,便有封闭四平守军退路的危险。至此,林彪看见大势已去,乃召

集部下,预备全军撤退。他对陈沂(「前线」政治部副主任)等人叹道[45]:

「和平空气,在我们今天的东北是最害人的。我们对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还是估计不足,三纵的防线被新六军突破,影响保卫战全局,这是最大的教训。」

「四平街保卫战」是毛泽东要打的,目的在为和谈停战前取得更大筹码,所谓「最後一战」,所以林彪部队才倾巢而出孤注一掷,林彪现在认为这种想法「最害人」了,这是败军

之将的自我检讨。林彪於五月十八日向中央东北局发出了「巧亥」电[46]:

「敌本日以飞机大炮坦克来掩护步兵猛攻,城东北重要阵地失守,无法挽回,守城部队处於被敌切断的威胁下,现正进行退出战斗。」

十九日,中共中央毛泽东回电时,林彪部队早已於十八日晚撤出四平[47]:

「巧电悉。(一)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二)如果你觉得继续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时,便应主动

地放弃四平,以一部在正面迟滞敌人,主力撤至两翼休整,准备由阵地战变为运动战。……」

毛泽东这封电报的口气低沉萧索,「把四平变成马德里」的豪兴完全没有了。中共中央显然已认识到四平失守的严重性,一连发电给关内各军区,饬令各区不得有所行动,以免国

军有藉口在关内开大战。四平失守,对林彪的声誉及心理的打击是大的,甚至一些当年非常熟悉崇敬林彪的老部下,也开始怀疑:「林总」是不是多少年没打仗了,不会打仗了?

士兵暗暗咒骂:「撤退将军」、「逃跑将军」[48]。长春弃守後,情况更加混乱,林彪所受压力太大,在路上情绪失控,脾气变得一反常态。退到舒兰的时候,他的部下参谋处的

李作鹏、向敬之等人停下来喝酒,林彪上去把桌面一掀,抓起炕上行李便向李等人摔去[49]。

情况愈来愈紧迫,林彪及东北局不得不向中共党中央毛泽东报告四平兵败後,东北实况,并请示日後方针。五月二十六日给中共中央的电报说[50]:

「东北我军经过长期苦战,主力甚为疲惫。敌已占领四平至长春线及郑家屯、西安至海龙线。我西满、北满甚为空虚。同时东、西、北满土匪尚未肃清,今又乘虚弥起,现敌向我

军前进,我甚难作有力抵抗。今後作战方针,请中央指示。」
  
这封电报承认东北共军已十分虚弱,失去战斗能力,无法抵挡国军的进攻了。当新一军越过松花江向哈尔滨进逼的时候,黄克诚与林彪同时向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告急。

五月卅一日黄克诚电[51]:

「毛主席:

东北情况很混乱,很难阻止敌人占齐哈,假使退出齐哈,能取得和平停战,则坚决退出求得停战,来整理内部,以求再起,时机紧急,请考虑。」

  六月一日,林彪电中央周恩来等[52]:

「准备游击放弃哈齐。」

毛泽东考虑了两天,终於在六月三日覆电林、黄,同意放弃哈尔滨[53]:

「同意你们作放弃哈尔滨之准备,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方针,实行中央去年十二月对东北工作指示,作长期打算,为在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而斗争。对於分散与孤立之

敌据点。应在可能条件下取之。目前军队应争取休整,恢复疲劳,提高士气。」

此时,六月一日,国军新一军迅速追过松花江北岸,抵达双城,哈尔滨遥遥在望。哈尔滨城内东北局已将物件装车,准备随时弃城出走了。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突然间,峰回路

转:晴天霹雳,新一军接到蒋中正停战命令,六月七日起,国军停止追击。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大为震惊。赶紧向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力争:国军应乘胜追击,过松花江直取哈尔滨

,将日本人所筑长期防俄入侵的连线永久工事占领,逼使共军永远龟缩佳木斯一带酷寒地域[54]。但当局命令终不能违,新一军只得回转陶赖昭待命。此後,国军再也没有机会越

过松花江。

从当年的林彪到今天那些参加过「四平保卫战」的共军老干部都说,国民党没过松花江向北进攻是失算。否则,共产党的日子将更难过[55]。

蒋中正本人如何看待「四平街会战」呢?他在〈苏俄在中国〉中如此评述这一仗[56]:

「激战一星期,林彪所率匪部号称三十万大军,被我国军总指挥杜韦明部彻底击败,伤亡过半,其他残部溃不成军,分途向中东铁路、哈尔滨绥芬河一带崩溃。杜总指挥即於五月

二十三日由四平街进占长春,并令其所部以哈尔滨为目标,沿长春铁路线向北追击,势如破竹,匪军毫无抵抗行动。此一剿共战役,可说是继二十三年在赣南五次围剿以後,又是

最大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而其**当时溃败的情况,及其狼狈的程度,实与其在赣南突围逃窜时的惨状,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九三四年,蒋中正亲自在江西督战,对共军实行第五次「围剿」,促使毛泽东等率部逃往陕北,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国民党剿共史上最大的一次胜利。但蒋氏在此处

认为「四平街会战」共军溃败之惨状,比第五次「围剿」犹有过之。这对「四平街会战」一役,是很高的评价。证诸中共日後发表有关此役的文献看来,蒋氏这段评语,似乎并未

夸大。这是十年後,蒋氏的回忆,对四平一役的状况及意义,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四平失守,对东北共军林彪部队以及中共党中央的震动可以说是空前的。共军战後闯关,在

东北占了种种机先,又在苏联红军庇护下,攻城掠地,东、西、北满的重要城市以及中长路两侧战略地区全部囊括。可是四平兵败,林彪部队半年多来在东北惨淡经营的优势,一

夕间,化为乌有,连北满最後一个大城哈尔滨也险些不守。林彪部队在四平一役,败得很彻底。分析其败因,有下列这几项:

(一)战略错误,共军一向以游击战、运动战著称。无论抗战前对付国军以及抗战时与日军周旋皆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致胜,这也是毛泽东最引以为傲的。但「四平街会战」,

林彪部队打的却是集中主力的阵地战,这种正规战,并非共军所长,士兵亦缺乏经验。四平街战线长,防御纵深浅近。遇到强势的国军,林彪部队便吃了大亏。

(二)国军美式机械装备,战斗力远胜过共军。飞机、坦克车、重炮这些武器皆其军所无。四平、本溪之役,国军陆空联合作战奏效。国军完全掌握制空权。杀伤力大。共军死守

四平虽然顽强英勇,但终不敌国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伤亡颇众。有些共军老干部回忆,那样猛烈的火力,连抗日时都没有遭遇到过。进攻四平的国军新六军、新一军、第七十一军

皆为国军之佼佼者,将士素质高,战斗经验丰富,而且初到东北士气高昂,战斗力强。

(三)共军在东北还来不及建立根据地,没有群众基础,东北人民当时仍心向国民党中央政府,对共军持有敌意。四平兵败,林彪部队连伤兵也找不到人抬。撤退时,粮食供给困

难,人民不予支持援助。共军初到东北,相当孤立,也就是黄克诚所谓的「七无」。

(四)关於死守四平,东北共军及东北局内部思想并不统一,因此而产生矛盾。像黄克诚、罗荣桓等人基本上是不赞成的,认为还是应该采取「且战且退」的战略,放弃中长路沿

线的大城市,以农村及小城市为立足点来包围大城市。後来毛泽东亲口告诉黄克诚,死守四平,是他本人的意思。但四平兵败,中共中央却拿彭真来顶罪,把他东北局书记的职位

撤掉。「文化大革命」时,彭真被斗,死守四平,导致共军惨重损失,也是他主要罪状之一。

「把四平变为马德里」是毛泽东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毛泽东不仅输掉了四平,很可能连整个东北都险些给输掉了。但蒋中正颁第二次停战令却让了毛泽东一着,终於把东北这局

险棋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争议人物白崇禧生平简介

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白崇禧是回族,

祖先可能是移居中国的阿拉伯人。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合一起驱赶广

西的旧军阀。北伐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八年抗战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并屡有胜

果。

战后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李宗仁获选中华民国副总统,桂系的实力得到局部肯定。解放战争中共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继任代总统。然而国共和谈失

败,桂系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璧江山,本身势力亦无法维持。李宗仁先赴美国治病,1960年代回到中国大陆。白崇禧则前往台湾,却未能担任要职,抑郁而终。

1907年,白崇禧考入陆军小学,后因病退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在广西省立初级师范读书的白崇禧,加入广西学生军,开赴湖北,随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

军军官学校。1916年,白崇禧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之后在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营长。

1921年,白崇禧代表当时已是旅长的同学黄绍竑,到广州见孙中山,要求参加革命。孙中山任黄绍竑为广西讨贼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二人与李宗仁合作,于1924年分别打

败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和沈鸿英。白崇禧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他的计谋和军事能力,被称为"半个小诸葛"。李、白、黄三人的合作使广西纳入国民党控制之下,三人亦

成了国民党内桂系的骨干。